2014年,一部《空巢》,再次唤起人们对老龄化社会空巢现象的关注。小说以编辑母亲亲历的电信诈骗为素材,深入探讨了社会现象背后的哲知识题。 随着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与老龄化社会的行进,“空巢”已是一个无法规避的现象。但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尊严的产品,美国在生活辅助性设施、助行器、外骨骼方面已经都出现了创业企业,但我国在这个领域还没有成熟的创业企业出现。然而,2014年,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万,占老年人总数的19%,一般每3个老人就需要一个专业护理人员,但我国的护理人员只有25万。2050年我国6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超过4.9亿,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将达到1亿左右。“失能化”、“空巢化”、“少子化”以及“无人看护”等现象在养老市场尤为突出,但除了摊手表示无奈,大家能为“空巢”做的其实很多。
在刚结束的2016上海科博会上三联机器人的展区,只有一台看起来朴朴素素的病床,和一台看不出是什么的机器人。这是专为行动不便的病人和老人设计的智能护理系统,它们对失能老人的生活将会产生的意义却可能大得超出人们的想象。
这张与普通病床相似的三联机器人护理床,其实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,可以严丝合缝地拼合成一张床,在床上它可以辅助老人起背、抬腿、翻身等做一些简单的动作。它也可以自动分离,自动转变成为一张电动轮椅,这意味着行动不便的病患或老人,只需平躺着轻按一个按键,就能从卧室轻松地移动到客厅,看看电视,看看窗外的风景,到阳台浇浇花。
这张智能护理床还能与各种检测设备联通,通过云端交互,远程监控病患或老人的心率、血压等多项健康指数,并设有报警机制以应对突发状况。同时,“自动清洁”系统也被配置在护理床上,可以对排泄物进行自动收集,自动清洁,完全无法自理的病患或老人无需额外人力也可保持身体的清洁。
即使有了硬件的护理,护理床依然只是个无声的仪器。“孤独”比病痛更消磨人的意志,原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苍白,令多少空巢老人变得沉默,失去信心。想要儿孙绕膝,又怕打扰他们的生活,“三联机器人”为此特别在护理系统中添加了“巡视机器人”。这台蠢萌蠢萌的机器人看起来就像扫地机器人加上一支自拍杆,实际上这样圆形的底盘能令它转向行进更灵活,还能实现缓坡的爬升与下滑,克服多种室内障碍地形,跟着电动轮椅到处走动。而机器人的顶端则是类似手机的屏幕,可通过远端设备实时监控,也能实现视频通话。
尽管还未真正上市,“智能陪护系统”在医院及养老院等疗养场已备受期待。目前全国各地养老院看护人员数不足,导致即使将老人送进养老院,依然得不到妥善的陪护 -- 而巡视机器人与智能护理床对人力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。拥有智能陪护系统的医院及养老院,服务质量显著提升,令病患或老人与他们的家属更为安心,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。
“三联机器人”的负责人对于展区冷清的现象并不在意,因为“大家的护理系统不好玩,不好看,所以不能让人‘一见钟情’,可迄今为止没有谁了解了这些产品和科技后还无动于衷,他们都露出赞叹的表情。毕竟谁家没有老人呢?把高科技用在老人和病患的身上,不仅是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,让他们重新活出自信,也是为他们的家人解决了‘子欲养而亲不待’的大问题。”
“大家与普通售卖的所谓智能床不同,大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却不肯轻易投放市场,是在等药监局的医疗器械认证,大家要确定大家的产品是安全的、有效的,是能切实帮助到病患、老人与他们的家人的。”
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“三联机器人”智能陪护系统的上市,将为“空巢”带来新的解决方案,更多病患及老人在它的帮助下摆脱成为“累赘”的悲观,找回生活的意义。